在幻變的世代,僅從理論和教義的角度思考問題並不足夠,我們需要的是一種能夠幫助人們既面對現實,又可以超越地應對人生各種挑戰的信仰立場和神學視野。神學從來不是閉門造車的事情,《基礎門徒神學》並非為了展示深奧的神學架構,也不是要建立一套理論模型,而是盼望以簡明且忠於聖經的語言,幫助信徒認識自己所信的是誰,明白為何而信,並學習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實踐所信。這是一本講解門徒生命成長的書,是為每個跟隨神的人而出版的。
牧者學人全力推薦
在簡明的基礎教理背後,我們讀到湛深縝密的理論素養,以及濃郁的牧者情懷。既是大題小做,也是小題大做。一本小著的份量,堪比學術巨著。
~梁家麟(建道神學院榮譽院長)
《基礎門徒神學》一書,正是用深入淺出的文字幫助信徒建立應有的「門徒神學」,我推薦這書並建議大家在教會內一同閱讀討論。
~趙崇明(香港神學院神學及歷史科專任教授(部分時間))
誠意推薦大家細閱這本通過神學反思及牧養掙扎而呈獻給上帝及教會的作品,讓大家都能追求活出主生命的門徒生活!
~林誠信牧師(中國基督教播道會港福堂主任牧師)
這是一本兼具神學深度與牧養關懷的著作,值得信徒細讀與反思,在基督裡活出真實的門徒生命。
~陳傳華(中國基督教播道會雅斤堂創堂牧師及顧問牧師(義務)、中國神學研究院訪問教授與教牧學博士課程主任、播道神學院及基督教國際神學院特約教授)
作者
李文耀
德國埃爾朗根紐倫堡大學神學博士,香港建道神學院神學碩士、道學碩士,香港浸信會大學文學士(社會學);現任香港建道神學院張慕皚教席教授、候任副院長(學術)、神學研究部主任、神學系主任、教務長;著有The Church as Person in the Theologies of Dietrich Bonhoeffer, John D. Zizioulas and Jürgen Moltmann、《為他者的存有:潘霍華的教會—倫理觀》、《戰鬥或共融:當代神學家的教會論》、《教義.神學視覺:苦中尋盼》等。
作者
孫靜敏
現於香港建道神學院修讀教牧學博士,畢業於香港建道神學院神學碩士、道學碩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士;現任中國基督教播道會港福關愛中心總幹事,中國基督教播道會總會文字部長,牧會前為小學副校長。合著有《道‧出愛—約翰福音靈修日誌》。
第一章 從決志到跟從
第二章 群體與生命的建立
第三章 傳福音與生命的見證
第四章 婚姻與家庭
第五章 獨身的呼召
第六章 工作神學初探
第七章 門徒與公民身份
第八章 在苦難中成長
第九章 克服死亡的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