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課:在隱密中
2025-11-21 / 楊世禮
現代建築物注重「開放觀念」(open concept),所以現今信徒比較難明白馬太福音第六章的教導:在暗中施捨、在内屋禱告、私底下禁食。經文中提及「暗中的父」,就更加令人迷惑,彷彿禱告是一件不能見光的事。其實,「暗中」不是最佳的翻譯,新的版本改譯為「隱秘」。
「隱秘」不是封閉,更不是在說暗中之意,而是強調單獨、個人、專注的重要。專心的禱告(專注),就是我們親自(個人)與天上的父交流。中國古時富有人家流行請和尚替家人念經,禱告卻不一樣,別人可以為我們代禱,但不可以代替我們禱告;他人可以參與我們的祈求,但不可以免去我們的本份。
「單獨」也是常常被人誤解的。單獨不一定是離開人群,進入退修營或修道院,其實我們可以在人群中單獨的禱告,重要的是「關上門」(心門)。在醫院中,我常常要到急診室診症,照顧那些患了感染病的病人。急診室往往是醫院最喧鬧的地方,而我就需要訓練自己在那裏心中安靜,不讓外界干擾我,專心醫治病人。在急診室通常沒有寧靜的角落,有時甚至找個座位坐下也困難,神就是這樣的鍛練我,讓我學習在嘈雜之處安靜思考「關上門」就是不讓外界干擾我們,對現今信徒來說,可能最重要的不是「關上門」,而是「關上機」,包括手機、電腦、電視機等。與外界保持聯絡當然是非常重要,但於關鍵時刻,我們要懂得「關上機」,不讓任何人影響我們與神的相交。
不少信徒有興趣知道:「禁食是否可以幫助我們聆聽神聲音?」。有關禁食,我們當認識兩點:第一,禁食不單單是舊約的屬靈操練,耶穌的教訓中也有提及禁食,只是衪補充信徒應在隱密中禁食,不可張揚自誇。第二,除了四福音外,新約再沒有強調禁食。
其實,禁食是打斷正常的生活運作,為的是專心向神禱告。新約最明顯相似的例子,就是夫妻為了專心禱告,暫時分房(林前7:5)。重點不是食物,也不是夫表生活,而是專心禱告。所以,禁食與「關上門」的用意是相同的。
實踐作業
1.「進內室」的操練
耶穌曾教導我們「禱告你在暗中的父」,暗中的父是指父神在隱秘處。可惜太多時間我們的禱告是沒有對象的,只是例行公事,沒有與暗中的父碰頭。當我們在禱告中遇見在隱秘處的父,我們就立刻能夠跟力量的源頭接上去。在家中找出一個角落,或較靜的地方,認定它是你與神交流的「聖所」,嘗試習慣每天到那「聖所」安靜禱告,時間長短不是問題,重點是認定那處是你與神相交的「內室」。2.修理那關不上的門
家門壞了,你一定會馬上修理,否則盜賊可以隨時進來。可惜心靈的門闊不上,我們卻置之不理,難怪我們禱告容易分心。我們需要操練,將紛亂的思想收回來,再安靜把思想整頓。有一個很好修理心門的方法,就是把打援你的事情,馬上化為你的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