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課:瑣碎工作
2025-11-21 / 楊世禮
綜覧教會歷代的聖賢,陶恕(A.W. Tozer)發現他們都有以下的三個特徵:受教的心態、敏銳的感受、向神有持久的回應。「受教」是時刻向神敞開心門,好能隨時「敏銳」洞察神的作為,「持久」尋找神的旨意,直到神的旨意成為他們人生的目的。
換句話說,他們懂得隨時隨地聆聽神的聲音,不論是在教堂內外,在敬拜或作家務,他們都實踐活在神的同在中。
使徒保羅提醒哥林多信徒:「所以你們或吃或喝,無論作什麼,都要為榮耀神而行」(林前10:11),又對歌羅西教會說:「無論作什麼,或說話或行事,都要奉主耶穌的名,藉著祂感謝父神」(西3:17)。即是說,無論我們是在作什麼,都可以與神交通,向神傾訴內心的掙扎,聆聽神的安慰及鼓勵。
在日常生活中經歷神的同在,相信最獨特的是羅倫斯的例子。他是十七世紀的一個傷兵,後來入了一間修道院作廚師,以下是他的一篇禱文:「萬物的主,廚具的神,當我為人預備飲食,當我清潔杯盤碗碟,求你藉此使我成望。」對他來說,清理盤碗不是苦悶雜務,而是他對神的敬拜。
實踐作業
基督徒禱告大都低頭閉目,這是好習慣,但我們也需學習張開眼睛禱告,用心靈與神交通。這不是代替了低頭閉目的禱告,而是加上新的鍛練,學習隨時隨地向神禱告。
1. 零碎時間
某弟兄有這習慣:每早晨駕車上班,途中若遇上紅燈,他就雙手緊抓著方向盤,全心向神感恩,祈求神賜智慧應付當日事務,願神得著一切榮耀。他不垂頭也不閉目,只用心靈與神交流。你若是乘公共汽車或地鐵上班的,也可以嘗試用相似方法禱告。
2. 瑣碎工作
下次你作飯後清潔,或是清理房間,可借用羅倫斯的禱文,向神敬拜,聆聽神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