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浸信會
原來基督的愛激勵我們
2022-07-18 / 陳永就牧師 (總幹事)
今年在年議中舉行交職禮,見證我們新舊總幹事的傳承。接受總會邀請擔任總幹事一職,首先我要說明,對我來說這個改變,並非搵工跳槽,更不是彩福堂對我不好,因而轉工。而是擴闊使命,更新事奉,是一個順服的過程。這段時間,在我腦海中不斷浮現的經文就是 (林後5:13-15): 如果我們瘋狂,那是為了 神;如果我們清醒,那是為了你們。原來基督的愛催逼着我們,因為我們斷定一個人替眾人死了,眾人……
傳承和革新:保羅和三宗歷史榜樣及當今時代方向建言
蔡少琪牧師(建道神學院院長)
今天的分享的大綱如下:A.艱難的時代和自己一些歷史學習;B.十個建言;C.保羅逆風時代的幾個關注;D.三宗的一些歷史榜樣;E.總結。 A.引言:艱難的時代和自己一些歷史學習 我們是處於一個非常憂悶、不明朗、艱難和不知明天會如何的時代。在某些政治大動蕩的時代,以建道神學院在解放時代(1949年後),某些留在國内的領袖同工的經歷爲例,他們往往被迫參與當代政治的要求……
我們在言說又活出一個怎樣的故事?
2025-03-20 / 鄧紹光博士 香港浸信會神學院基督教思想(神學與文化)教授
一、 敘事神學的認定或前提是:神學(對上帝的認識)是透過敘述一個故事而建立,而它首先要說的,是上帝的故事。上帝的故事是由眾多不同的事件組成,甚至我們需要引用戲劇中的「stages」來講述;例如上帝在世的故事是由三幕劇組成的:創造、拯救、終成;或者五幕劇:創造、以色列、耶穌、教會、終末。每一幕都由若干事……
貫穿詩篇的神學主題——耶和華作王
2024-11-22 / 播道會文字部編輯部
詩人的先後次序有沒有意義?全部一百五十首詩歌有沒有統一的神學主題?可否從最後的第一百五十篇開始倒序讀回第一篇?對於詩篇的諸多問題,你有沒有思考過?這些問題對我們研讀詩篇有甚麼幫助?牧職神學院……
同行守望
2024-10-07 / 周淳芳 宣道會利福堂助理傳道
我之前到澳門都是年幼時的旅遊,並沒有研究澳門信仰的歷史和發展,這個旅程讓我有機會認識多些澳門的信仰情況,也可以與不同宗派的青少年同工交流,經驗十分珍貴。 加入了宣道會這個大家庭三年多,第一次參加大型的跨堂會活動。對參加者都唔熟識,最初感覺非常陌生。但上主給我預備了2位之前已認識的伯神同學和南區同工,也有非常熱情,親切的籌委,組長,讓這個旅程開始得十分愉快。 我……
「三宗」青少年同工交流營—「做三日澳門信徒」後感
2024-10-07 / 李樂鈞傳道 播道會窩打老道山福音堂牧者
「你教會仲有幾多年青人?」、「教會的年輕一代與資深會友雖然生活在同一空間,但好似活在兩個世界」似乎是這次三日兩夜青少年同工交流營—「做三日澳門信徒」活動當中我於閒聊間最深刻的開場白。的確,隨着香港近年所經歷的變化,例如社會運動、疫情、青少年人隨家人移民、年青人覺得在信仰上有掙扎與懷疑但堂會未能提供一個安全有信任感的環境彼此聆聽和溝通等,這些因素似乎反映在青少年人缺席於堂會聚會、事奉人員青黃不……
冷漠世畀中的一股清流:《慈心憐憫》
2024-06-20 / 蔡錦圖 香港浸信會差會駐德國宣教士
在這個忙碌與慌亂的現代社會中,我們往往忽略了身邊那些默默無聞、卻充滿動心故事的人。《慈心憐憫》這本書將帶領您走進他們的生活,細細品味他們的故事,從而啟迪自己、反思人生。 本書由歐偉民博士精心撰寫,收錄了一系列生命故事。每個故事都以溫柔的筆觸,勾勒出一個個平凡人的人生點滴。他們或許是……
「落地」與「到肉」的關懷:讀《慈心憐憫》
2024-06-20 / 鄧達榮牧師 中華基督教會基真堂顧問牧師
感謝歐偉民博士邀請我為他的新作《慈心憐憫》作序,深感榮幸。這是一本充滿真摯感情的心靈作品,也是歐博士「落地」和「到肉」實踐基督慈心憐憫的信仰經歷,當我細讀其中一個又一個的生命故事,心中更為工業福音團契過去多年以來的服侍感恩,誠如歐博士自己所言:「感恩主把我帶到工業福音團契裡,與一群忠心愛主愛人的弟兄姊妹,一起進入貧窮人中間服侍,肩負起主給我們的這個軛,學習以祂的慈心和憐憫去愛鄰舍如同自己。」……
十架在哪裏?再思基督受難:關愛和憐憫的十字架
2024-05-11 / 羅慶才
人總有些理想和目標,總會期望攀登人生的高峯。但作為信徒,上主給我們的呼召和使命是放下自己,背負十字架,走憐憫和關愛的道路。行動背後的憐……
「使命商道論壇2023」完滿結束
2024-02-07 / 溫漢球(豐盛社企學會執行委員會成員、使命商道2023召集人)
2022年使命商道論壇以「使命空間大改造」為題,借助多個「使命空間」的實踐個案經驗,一同想像如何在不同地方構成和促成「教會」的可能性,讓蒙召群體發揮影響力。到今年疫情慢慢退卻的同時,移民潮、尋求復常和未來教會發展的方向等仍然是眾堂會的關注點。故此,本年度「使命商道論壇」將延續去年的討論,主題定為「異象、空間大轉化──看見,就動了」……
走過2023的香港教會 - 低潮中重整與重尋
2024-02-07 / 梁國全傳道(香港教會更新運動總幹事)
上帝很祝福香港,香港約有1,400間教會,可以說是一個多元的地方。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些數字,亦都會提及「香港教會更新運動」(教新)2023 年推出的核心研究,可以讓我們再作一些反思。 堂會每週崇拜平均出席人數2014 - 2021……
主日學就是生命的教導
記「尊貴的事奉講座暨工作坊2023」
2023-10-18 / 文字部小編
全是恩典! 尊貴的事奉講座暨工作坊2023「真理的傳承」在一片感恩聲中圓滿結束,超過400位參加者出席這次播道主日學聚會,聆聽鮑維均博士及郭文池博士的教導,紛紛表示受益不淺,意猶未盡,甚至向我們表示想即時重聽內容! 鮑牧與郭牧均與播道主日學課程有不解之緣:鮑牧的母親正正是課程的……
誰明赤子心?!——點擊青少年情緒調查
2021-12-07 / 麥笑萍
年青人的情緒狀況嚴峻,是不爭的事實。 早於社會運動及疫情之前,青少年的情緒問題已備受關注。環視相關的調查,已於十多年前便開始。根據2018年,浸信會愛群社會服務處的第7年「中學生抑鬱焦慮狀況調查」報告。結果顯示:超過51%中學生呈抑鬰徵狀,嚴重抑……
突破重圍,凱旋在望!
2021-10-12 / 陳黔開牧師
戰後才出生的港人慶幸未經世界大戰,也倖免天災人禍之際,「社會事件」及「新冠肺炎」裂天而降!這兩宗打擊港人生活的災禍纏累多月,似乎神尚未垂聽禱告,我們還未走出陰霾!我們認……
老師手上的記錄—— 記錄的重要及如何使用
2021-09-07 / 鮑許冰清
記錄是一般老師往往忽略的,但在懂得去使用它的老師,卻非常重要。 1. 出席記錄 李小平近來少見!當老師翻看她那一班的出席記錄時,才知道這三個月來,小平只出席過四次。小平一向是個勤到生,但為甚麼最近少出席?他到底往那裏去了? 張老師先給小平一個電話,然後到他家去看看。原來小平缺席是因為母親回中國探望外婆去了。因為缺乏提醒,所以小平總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