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利米哀歌:人間戰亂有哀鳴

2022-02-10 / 蔡錦圖 博士

《耶利米哀歌》描繪了在戰亂之後,耶路撒冷殘破的樣子。耶路撒冷的悲劇,並不是甚麼天災,而是人禍。雖然耶路撒冷由於戰亂而滅亡,但這地方敗亡的主因,是這個國家的領導亂搞一通的結果。猶太人上至領袖,下至百姓,絲毫沒按真理行事,殘民自肥,虛偽腐敗,滅亡了並不值得可惜。然而,深愛這個國家的先知,卻對於耶路撒冷遭遇禍患,痛悲不已。這份悲傷,斷非那些假仁假義的「愛國者」所能明白,卻為歷代見盡暴政如何傷害國家者所共鳴。


在基督教聖經中,《耶利米哀歌》是列於《耶利米書》之後,但在猶太人的《希伯來聖經》中是在第三部《聖卷》(Ketuvim)中,與《路得記》、《雅歌》、《傳道書》和《以斯帖記》一起構成了「五聖卷」(Megillot),在猶太人宗教年的各種節日中宣讀。這卷書哀悼耶路撒冷在公元前586年陷落、焚毀和人民的被擄。猶太傳統在逾越節的阿布月初九中閱讀,紀念耶路撒冷第一和第二聖殿被毀(公元前586年和公元70年)。


猶太教和基督教的傳統都把本書的作者歸於耶利米,大多數基督教的聖經效仿希臘文和拉丁文譯本,稱其為《耶利米哀歌》。然而,在希伯來聖經的標題只是《哀歌》,沒有註明作者。儘管從《耶利米書》可見,先知耶利米的生平相當配合《耶利米哀歌》的背景,而兩者也有相似的信息,但從語法的判斷中,兩書是存在差異的。更且,這卷書的五首哀歌也可能有不同來源,故此不能盡然肯定《耶利米哀歌》的作者是誰。然而,本書作者的心靈必然與先知耶利米互通,大家擁有共同的傷痛,也有相同的盼望。


《耶利米哀歌》的結構如下:


1. 第一首哀歌:耶路撒冷的悲傷(1:1-22)
2. 第二首哀歌:耶路撒冷受懲罰(2:1-22)
3. 第三首哀歌:懲罰和盼望(3:1-66)
4. 第四首哀歌:陷落後的耶路撒冷(4:1-22)
5. 第五首哀歌:祈求憐憫(5:1-22)


《耶利米哀歌》共有五章,每一章是一首獨立的詩。在希伯來語原文中,詩句是押韻的。除了第五章之外,主要是以「輓歌」的節奏寫成的。那是猶太傳統送殯的詩歌,也可以用於哀悼極度傷痛的事情。不僅如此,本書的第一至四章是離合詩體(acrostic poem,即字母詩)。希伯來文的離合體詩,一般是將希伯來文的22個字母,依次安排在一首詩的22節之首行句首,順序開始。某些舊約《詩篇》(例如119篇)和《箴言》某些篇章,便是以此體裁撰寫而成。《耶利米哀歌》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部,首四章在每一行的開始是按照希伯來文的字母次序排列。其中第三章是最長的一首,共66節,每三節是同一字母開首。前四章的每一章都由一首咒詛詩組成,而雖然第五章也由22節經文組成,但不是按字母順序排列,而這一章的主題是祈求憐憫。


毫無疑問,《耶利米哀歌》的撰寫格式複雜,甚至可能是整部聖經架構最工整的一部(讀者按照英文字母次序撰寫一首詩歌試試,就可以感受其難度)。然而,作者在面對國破家亡的戰亂境況,為何要用這麼複雜而工整的體裁來撰寫?


猶太人面對亡國,不是剎時的災禍。巴比倫對猶大的攻擊,前後多次,延續二十多年。首次是在公元前605年,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攻擊猶大,擄走猶大王約雅敬和當地的政治、社會、宗教的重要人物,一些貴族如但以理亦包括在內(王下24:1-7),留下既沒有能力,也沒有信念的統治者處理國政。第二次是在公元前597年,約雅敬的兒子約雅斤在位期間,尼布甲尼撒再次進攻,不僅俘虜約雅斤,並且把其餘首領和眾民擄去,僅遺下貧民,猶大地區陷入蕭條(王下24:8-16)。第三次是在公元前586年,猶大末代君王西底家企圖借助周邊國家的力量背叛巴比倫。尼布甲尼撒再次揮軍,攻陷耶路撒冷,焚毀聖殿和拆毀城牆(王下24:18-20,25:1-21)。至此猶大徹底覆亡,淪為巴比倫的一個省分。


顯然,那不是短期的災殃,而是漫長的人禍。猶太領袖愚蠢無知,把這個國家導向滅亡。作者在全書的第一個字「唉!」(希伯來文音譯:ekah),正是對悲傷的事件哭泣或哀歎,不僅見證了最近耶路撒冷被毀的結果,從心底也有著一直以來苦苦勸諫而對方仍然走向山崖的悲痛。耶路撒冷陷於荒涼,孩子向母親乞討食物(哀2:12),與昔日的財富形成極大反差。年輕的男人和女人被劍砍死(哀2:21),以前富有同情心的母親用她們的孩子做食物(哀4:10),甚至連城市的道路都為它的狀況感到悲哀(哀1:4)。
對於作者而言,這並非事不關己的情況。先知是以第一人稱說話,想像自己在被圍困的城中被俘,沒有人聽他的禱告,成為敵人的箭靶(哀3:7-8、12)。作者對他的人民和城市有著深刻而持久的熱情(哀3:48-49),從沒有放棄他的國家,即使這地方因劣政而荒涼。


為甚麼作者有這樣的堅持,那怕今天是如此敗壞的境況?那是因為作者對受難的民族仍心存盼望,深信上帝必會重新記念祂的子民。即使在看似無望的情況下,他還是在主裡找到了希望(哀3:21-24):


「但我的心回轉過來,
因此就有指望;
因耶和華的慈愛,我們不致滅絕,
因他的憐憫永不斷絕,
每早晨,這都是新的;
你的信實極其廣大!
我心裏說:『耶和華是我的福分,
因此,我要仰望他。』」


這段經文是任何處於危機時代,面對惡劣境況的人,從神可以得到的祝福。這種在周圍黑暗中堅挺的信仰聲明,對所有在罪的權勢下受苦的人來說,就像一座燈塔,在暗夜中指明方向。


說回本文最初的問題,作者在面對國破家亡的戰亂境況,為何要用「哀歌」這麼複雜而工整的體裁來撰寫?我相信,作者是要指出,即使眼前是那麼混亂而殘破的境況,但一切仍然是在永恆上主的手中。我們眼前雖有悲哀與無望,卻也有神的憐憫和信實。故此,即使不知前路如何,但把生命交給這位愛我們的神,相信祂是我們的福份,仰望祂,仍然是我們今天可以確定的方向。

{十二世紀下半葉的《耶利米哀歌》拉丁文抄本(Glossa ordinaria in lamentationes Ieremie Prophete),現藏美國The Walters Art Museum。圖中的畫像是耶利米在聖殿禱告。這抄本的圖像是中世紀的形態,書中耶路撒冷被洗劫的插圖,提供了關於十二世紀盔甲的樣式,讓這部聖經抄本有助研究中世紀戰爭的裝備,算是意料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