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塵裡的人生發出呼籲

2023-11-06 / 高銘謙牧師

舊約的智慧文學與新約的智慧文學各有不同的面向,傳道書與雅各書分別是舊約與新約的智慧文學,它們都有不同的神學,以及對事物的理解。 

傳道書以日光之下的角度來看世界,認為人、物、事的動作與走向都受到現存在日光之下的虛空來理解,到底日光之下的角度是怎樣的角度?傳道書討論日光之下,它不會討論日光之上,代表它不會討論天堂與地獄的問題,也不會討論救贖、拯救、犯罪、墮落的問題,它不會教導世人如何得救,卻教導世人如何做人,在日光之下虛空的世界中如何活得有智慧。既然信徒與非信徒都要在日光之下生活,那麼傳道書所論及的智慧適用於信徒與非信徒,而當中所提到的虛空與苦難都會臨到信徒與非信徒,所以,信徒不會因為信主或認識真神而使他們有「苦難豁免權」,他們都必與非信徒一樣面對世界的虛空與定時。再者,神在這虛空的日光之下的世界,是一位賜予每一位人類一份的神,叫人在世上能享用神所賜的一份,然而,世人卻因為種種的原因與執著,期望獲取更多及更長久,卻墮入追逐名利的網羅,最終未能享用神所賜的一份,也未能好好珍惜眼前人,最後卻竟成為禍患、虛空與捕風,最終都會死亡成為塵土。這樣,每一個在日光之下生活的人是微塵,都必定走向死亡的定期,人類本是塵土,還要歸於塵土。在這個日光之下的現實中,傳道書教導我們如何在微塵般的人生中,活得有智慧,享用神所賜的一份。 

傳道書是借用古近東的文化來寫的,來自一個東方文化。東方文化不怕張力與矛盾,也不會清楚說明每一件事,東方文化喜愛在矛盾中找到智慧,所有傳道書的內容有很多矛盾,有兩種(或多種聲音)。很多西方學者評議傳道書存在著矛盾,但往往矛盾是在讀者那裡而不是在傳道書的作者那裡,因為他認為人生就是這樣矛盾,而智慧往往都是一個謎。智者的風格,往往都以矛盾作切入點,為要吸引人注意,叫讀者思考,並在思考中看見吊詭性,而智慧不一定提供答案,而是提供問題。微塵裡的智慧,就是需要人生去體會。 

雅各書是新約的智慧文學,是耶穌基督追隨者的智慧,它不是說明教義,而是說明基督徒的倫理與行為守則。雅各的教導,並不是自創的,而是跟隨了耶穌基督的教導,叫讀者想起祂的比喻、箴言與智慧,並把這一切放在教會的場景與人際關係之下,好讓讀者能在其中得到追隨主的智慧。雅各書論及在微塵中的人,但與傳道書所不同的,就是它直接指出在微塵裡人類罪性的敗壞,說明罪惡以不同的面向出現在教會的群體中,有假冒為善的、不勒住舌頭的、不能勝過試探的、重富輕窮的、狂妄的,犯罪而受苦的。雅各深深體會人性的敗壞,期望一言中的地指出問題所在,也同時提供耶穌基督的智慧成為答案。 

然而,雅各書宣認人生就好似一片雲霧,出現少時便不見了(雅4:14),這個比喻與傳道書的虛空有點相似,也與人類作為塵土的本相吻合。基於人生是一片雲霧,所以人生的動作都是在「主若願意」的位置上,人類在世上是過客,卻總是看不開,被試探與罪惡所勝,以為自己是神,也以為自己是明天的主人,誰不知原來每一個人都是微塵,這是塵土的本相,也如雲霧一樣不見了。因此,雅各書的智慧叫我們要回轉,回到耶穌基督的愛與赦免當中,離開塵世那種追名逐利的心態。 

兩種智慧文學,帶來兩種不同的智慧,在如微塵裡的人生中發出呼籲。 

《微塵裡的智慧》集合了我在中華宣道會友愛堂所宣講的十四篇講章而成,有七篇關於傳道書,另外七篇則關於雅各書。這些講章都是在牧養的場景中,以及與弟兄姊妹的傾談與同行中孕育出來的,它們不是學術的釋經,而是生命的牧養材料,期望弟兄姊妹在這兩類的智慧文學中,一方面能享用神所賜的一分,另一方面能在群體的互動中實踐追隨基督的生命。感謝友愛堂,這是我的家,是我體會生命同行的溫度的地方,在這裡,我看見弟兄姊妹如何把信仰變得真實,如何把神學變成可行。鑄人以道,愛人以誠,還是自己的堅持。 



本文錄自高銘謙《微塵裡的智慧》「高序」(香港:播道會文字部,2023,頁iii~vi。),本文題目為編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