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視內心的屬靈鏡子:《藝術靈修.馬太福音》

2025-04-30 / 黃恩約

黄瞻遠老師曾追隨嶺南派大師趙少昂、楊善深學習國畫,嶺南派在中國傳統國畫的基礎上融合了西洋美術的技法和視覺,以實現「中西合璧」的創新風格;嶺南派畫家吸收西方透視法、光彩效果及色彩表現,突破了中國傳統畫法的局限,其作品不僅限於山水、花鳥,還擴展到人物畫,並經常融入時代氣息與社會現實,透過繪畫展現對時代與社會的關懷。 

黃老師亦曾隨意大利名畫家陳學書、陳曼娜學習素描及油畫,他在多位名畫家的薰陶下,兼備中西畫風的精髓,每幅以工筆描繪不同人物的畫作都很細緻,同時凸顯故事的情節,繪畫自成一風格的作品。 

黃老師喜愛讀經、研經,當遇上不太明白之處,總會以尋得答案為要,亦會謙虛地請教牧者;他在畫畫的過程中,都深化研究人物的造型,連人物的年紀都顯露出來,一絲不苟將經文情節描寫得很透徹很生動。 

黃老師有不少學生跟他習畫,每年都舉辦個展,有時會與學生們、朋友們聯袂展出作品,透過藝術表達內心的情感和信仰,他更以「靈筵共享」群組名義維繫著師生同道,彼此切磋交誼。 

黃老師喜歡在受難及復活節這些日子為畫作展期,其中原因,是想參觀者可得聞主耶穌的救恩和對世人的愛,藉此認識福音、真理和上帝奇妙的作為。猶記得有一次音樂會,指揮選取了黃老師的一些有關耶穌被釘死和復活的畫作,在演奏期間播放,頓時帶給觀眾很大的震撼和迴響! 

筆者認識黃老師多年,他為人爽朗直率,常帶著喜樂之心境,樂於與人交往,當與眾藝術家交談時,不吝於分享個人見解;他樂於助人和傳揚福音,喜歡與人分享,更喜歡和人配合作工。

黃老師在這數年的個展,均以聖經其中一卷書為主題,每幅畫作輔以該書的經文,可以說是自成一風格作品,本書則以馬太福音經文為畫作,配上他所敬重的牧者蔡錦圖博士撰寫的靈修默想信息。蔡博士在牧養及神學領域上皆有豐碩經驗和深博學養,在宣教工場帶領不少人認識救主耶穌,他宣講信息常予人深刻的記憶和體會,著作甚豐;他在本書以耶穌的教導和事工這兩方面的重點跟讀者分享,文字深入淺出,讓讀者清晣地了解每章經文,輔以適切的解釋,其中與歷史有關的部分,講解清楚,幫助讀者默想經文的內容。 

馬太福音多處引用舊約經文,耶穌的教導和事工均表明上帝話語的真實,舊約所預言的皆一一應驗。耶穌所言所行均帶有能力和權柄,祂樂意憐憫人,看透人所思所想,更帶著使命踏上十架路,完成父神旨意。 

本書在每段經文內容後皆附鑰節,重點再思考經文內容所表達的信息;反思部分乃給讀者可針對現實生活所面對的事情,可從經文學到的功課作深切思考並作出行動,踏上信心之旅;禱告內容更拉緊我們與上主的關係,祂實在樂意垂聽,祂名為以馬內利。 

本書的默想部分,給我們在忙碌繁囂中帶來一股清泉,認真認識上帝的話,幫助自己重新得力,委身交託給主,靠主可面對一切,學習主的樣式,成為愛神的人、跟隨主的門徒。 

本書不僅是一部靈修書,它猶如一面鏡子,透過信息讓我們得以審視自己的內心,可以認識上主常給予自己機會,避免重蹈覆轍,不站在惡人的計謀和道路中,回歸恢復上主創造時的形象樣式。 

本書陪伴我們走進內心深處,每一幅畫作、每一段經文信息帶來啓發,讓讀者個人知道並不孤單獨行,以馬內利的上帝必常與你同在。 

筆者誠意介紹你細讀及欣賞本書的內容和畫作,相信你將會有更多領受、體會和學習,不單可作個人領悟的工具,亦可作小組共同探討的材料,從藝術領域中有更廣闊的領會,藉畫作好好運用我們的思想和美感,好好體驗上主對我們的教導和拯救,甚至自己也可嘗試創作更多具個人風格的藝術作品。認真地研讀上主的話語,在紛亂的世代中,得著上主的引導,明白神旨,踐行真道,在生活中有力地見證神,並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黃老師喜愛藉著畫作分享福音,見證上主的作為;蔡博士藉著牧養、宣講和宣教,引領人到主前;這藝術和靈修的結合,激勵我們更愛主。筆者相信你亦可被上帝使用,作成祂的工。願上主使用眾人的見證和這本佳作! 


延伸閱讀:

郭文池〈一本把基督教與中國文化未能結合的破口癒合的藝術作品〉

蔡錦圖:〈從中國藝術的視覺思考基督教信仰〉

黃瞻遠:〈黃瞻遠信仰見證及創作歷程〉

 

按此購買《藝術靈修.馬太福音》

按此試閱《藝術靈修.馬太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