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艱困中跟耶穌走下去

2023-11-06 / 蔡錦圖(神學博士、德國宣教士)

基督教信仰的核心,正如使徒信經從新約福音書整理所述,是聖子耶穌基督為世人的緣故,「在本丢.彼拉多手下遇難,被釘在十字架上,死了,葬了,下到陰間,第三天從死裡復活。」耶穌從受難到復活整段經歷,是歷來基督徒的信仰焦點。福音書藉著對耶穌受難和復活的描述,挑戰每一代人思考,如何理解耶穌走上十架路。本書以新約福音書為基礎,根據近代歷史和考古研究的成果,把這段「有晚上,有早晨」(創1:5)的歷程,整理出來。耶穌在這一天經歷踏上十架路的艱辛,但他最終沒有停留在亞利馬太的約瑟為他所預備的墓穴中;基督教的起始點也不在於受難的終結,而是從數天後那個復活的黎明所帶來的更新。這樣的更新,正在影響千千萬萬人的生命,讓人從死亡的幽暗,進入盼望的亮光中去。 

本書按照福音書所述,按次序論述耶穌在世最後一天從受難至復活的歷程,思考對於21世紀的我們有何挑戰。這樣的研究成果,十分豐富,例如Raymond E. Brown 的兩冊巨著 The Death of the Messiah: From Gethsemane to the Grave. A Commentary on the Passion Narratives in the Four Gospels (1994),從耶穌在客西馬尼園開始,經過受難的歷程,極為詳細地討論。歷代以來,對於耶穌踏上十架路的研究和反思極多,本書期待是在教牧學者的眾多優秀研究下,思考耶穌這段經歷對我們有何意義。 

四卷福音書對耶穌活動的敘述,可以發現許多對應的內容,但也有一些明顯的差異,尤其是在前三卷福音書(合稱「符類福音」)和約翰福音之間。限於篇幅,本書不能對每一處差異作出詳細的討論,只有儘可能作出調適。在耶穌活動的時序上,馬可福音的記述也許更合適作為參考的基礎。然而,近代對這卷福音書的爭議之一,在於馬可的結語是長版本(結束於十六章9至20節)或短版本(結束於十六章9節)。本書是以短版本為主要取向,即福音書結束於十六章9節。在此難以詳述其中的考慮,只認為這是合乎近代學者研究成果的選擇。我期待有一天可以更仔細思考這卷福音書,作出更多討論。事實上,馬可福音雖然最短,卻比其他任何一卷福音書,更清楚地說明耶穌在世最後一天的活動時序。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按照這卷福音書為基礎,根據他們的資料來源和寫作目的,撰寫受難段落。約翰福音是在符類福音之上,引領讀者注目於耶穌。正如這卷書最後說:「耶穌所行的事還有許多,若是一一都寫出來,我想,就是全世界也容不下所要寫的書。」(約21:25)福音書不是要把耶穌在世所行的每一件事述說出來,而是讓我們注目於耶穌想我們要注目的。這一點,也是本書的主要目的,讓我們與耶穌同行十架路。 

本書在詮釋福音書時,考慮了不少有關當時猶太文化和考古證據。近半世紀以來,不論是語言、考古、聖經詮釋的研究,都有極多發展,以致聖經學者致力把最新的學術成果,呈現給當代教會,讓我們可以更多觸及一個已經陌生的世界。然而,本書的焦點卻是在於當代的我們如何理解昔日經文的信息,從而思考聖經在我們這時代的屬靈意義。聖經從來不是存放在博物館中的古老文獻,而是可以在每一代中,發揮信仰的力量,引領現今時代的人們,走在合神心意的道路上。在時代的洪流中,世界局勢充滿紛擾,人的心靈正經歷眾多困惑。昔日耶穌的受難和復活,對於現今時代的我們有何意義,這是必須思考的課題。 

那麼,就讓我們回到耶穌受難的那一天,踏過十架路,走出空墳墓,在這時代的艱困中,跟隨耶穌走下去。 


本文錄自蔡錦圖《踏上十架路:與耶穌同行的思考》(香港:播道會文字部,2023,頁6~8。)本文題目為編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