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年代,如何提升學習真理的衝勁?

尊貴的事奉主日學講座2021

2021-09-07 / 鄭毓華老師

疫情與危機就像一面鏡子,能照出我們的隱情。這面鏡子照出了人類科技的有限,也照出我們內心對孤獨的恐懼。對教會來說,這面鏡照出我們靈命的靱度,也照出了教會的內聚力。疫情之下,不少推動聖經學習的機構及神學院都紛紛推出了不少免費的聖經講座及課程,讓弟兄姊妹參與,然而這些資源並未抵消弟兄姊妹在疫情下的屬靈疲態。為什麼有些弟兄姊妹會「無胃口」學習真理?有些「有胃口」學習真理的又未能展現真理的豐盛和活力呢?在我們的學習中,我們如何做才可以更深認識神?特別在後疫情年代中,我們可以如何提升自己學習真理的衝勁呢?以下讓我提出兩個要點:

1. 學習真理的目的不是單為了明白聖經,而是要認識神並轉化生命:

一直以來華人的福音派教會都注重聖經真理的傳承,教會及機構皆著重推廣查經訓練及釋經講座,以幫助信徒正確理解神話語的奧秘。而在華人敬虔主義和實用主義的影響下,我們不難發現華人的釋經學者實在比華人神學家為多。換言之,香港的弟兄姊妹都是在一片肥沃的真理土地上被栽種,在教會成長也意味著在神的道中「浸大」。但今日,為什麼即使免費的聖經講座多得有如銀河沙數時,我們的屬靈胃口卻仍然欠佳?

巴默爾(Parker J. Palmer)在他的著作《未來在等待的教育:從創造生命的空間開始》中啟發所有從事教育的人重新探索教育的本源、性質和認識論,藉此反思基督教教育到底是怎樣的一回事?教育的目的是什麼呢?當我們以為「追求知識」就是求學的目的時,教育就會出現偏差。例如在世俗教育中,我們會偏向重理輕文、重實用而輕內心的教育,因為我們認為當學生的知識越高,操控力和競爭力就越高。教會教育也相仿,華人教會一向偏重真理知識的傳遞而輕視心靈探索,重視實用主義而輕看內在靈性的建立。我們不難發現教會的教導主要集中在查經及事奉技巧的培訓上。當聖經知識和事奉技巧變成求學的主體,「真理的主」反淪為求學的客體時,聖經就慢慢變成信徒提升操控力的工具。有時,我們學了聖經知識,卻未能與「真理的主」結連。所以,我們要省察「追求聖經知識」不是我們學習真理的最終目標,我們的最終目標是要認識神及敬愛神。申命記六章1-2節指出「這是耶和華─你們神所吩咐教訓你們的誡命、律例、典章,使你們在所要過去得為業的地上遵行,叫你和你子子孫孫一生敬畏耶和華─你的神,謹守他的一切律例誡命,就是我所吩咐你的,使你的日子得以長久。」經文提醒我們:真理律例只是我們學習的客體,透過真理學習,我們最終的目的是要「一生敬畏耶和華」。所以,真理學習的目的並不是為了滿足人的求知慾及控制慾,而是要我們重新認識「以愛為源頭的知識」,就是神自己。聖經教育的目標不是為了讓我們自誇自己是何等圓滿,相反,是要讓我們承認自己裏面有一個「破碎的自我」,我們需要真理的拯救與重塑。透過真理,讓我們可以進一步體會福音能力的擴展,以致我們可以與自己、與他人和與世界復和,並一起進入重整和重建的歷程。所以,巴氏指出「求知便等如去愛」1---愛人、愛世界,也愛神。

過去,如果我們只視「學習真理」為最終的教學目標,實在難怪我們的「屬靈胃口」會變差,因為只將真理滯留於我們的腦袋中;但今天,如果我們校正目標,以認識神、愛神為我們學習真理的源頭及源動力,我們的生命才會被活化及轉化。後疫情時代的教會除了要繼續保留華人教會扎實的聖經科教導外,也可以在教會培育事工中加入一些靈命塑造及靈命省察的課程,以幫助弟兄姊妹內化所學的真理;另外,教會的團契也可以多設計一起些社區外展的服侍,以幫助弟兄姊妹應用所學的真理。就如耶穌當年豈不是邊走邊傳,一邊宣講真理,一邊佈道服侍嗎?如果我們要提升弟兄姊妹的「屬靈胃口」,我們就要學以致用。如果真理從來沒有進入過你生命做「舊屋翻新」的過程,那麼,真理就只好留為「他人的真理」。

2. 學習真理的場所不是單在教會之內,更應在心靈之內:

過去,我們的真理學習及屬靈經驗主要來自教會群體的互動,以教會的事工及聚會來塑造靈命,是一種以「事工主導」(program-oriented)的學習模式。我們透過不同的節目來建立我們與神的關係,例如藉崇拜、團契、主日學等來營造與神和屬神群體的關係。然而,在疫情及限聚令的影響下,當教會的事工節目無奈地被迫暫停,弟兄姊妹開始對自己的靈命建立變得束手無策,教牧在愛莫能助的同時,只好運用各種電子互動媒體來穩定群體的真理學習及互動。疫情期間,即使信徒多了居家時間,但因為過往很少操練如何獨處,個人自然產生了一定程度的孤單感及疏離感。相信這不但是信徒面對我問題,也是我們全城面對的抑鬱化問題。一月底,香港心理衞生會聯同香港城市大學社會及行為科學系公佈了2020年「全港抑鬱指數」,調查指出受訪者中有23%人屬「中度至嚴重抑鬱」,對比2018年升幅高達27%。而最多受訪者認為近半年的壓力主要來自「政治及社會環境」(65.2%)和「疫情」(61.7%)。在這情況下,人們為了解鬱都漸漸傾向尋找減壓自誤的方法,所以,不少網上電影收費平台及電子遊戲平台的營業額亦因此大增。但事實卻發現,即使我們每晚收看一套精彩絕倫的電影,甚或在短期內煲完一整套賺人熱淚的韓劇,然而,我們的心靈仍然未能得著滿足。

如何解救這個孤單、抑鬱、「無教會返」的困局?筆者認為真理學習要由「事工主導」(program-oriented)的學習模式轉移至以「生命主導」(life-oriented)的學習模式。這種模式的轉換不是取代,而是要建立兩者的平衡,好使信徒在沒有事工牽頭的處境下,靈命仍能有方向地自處及成長,而不再迷惘。

所以,後疫情的教會需要從「舉辦事工」的模式轉為「建立生命」的模式,針對弟兄姊妹的生命及靈命階段來建立他們的靈命,培養他們對神的內在渴求。真理學習並非困教會四面牆之內,當我們是開放學習空間及學習順服真理時,我們必須讓信徒學懂「獨處」的操練。學習個人獨處將有助我們的屬靈成長,只要我們不急於躲開自己真實的感覺,這是自我認識的第一步,也是我們迎接聖靈在我們生命中工作的第一步。學者巴默爾指出「靜默、孤獨」的關聯和兩者對靈命塑造的重要性。他指出「靜默」讓我們在一切知識面前安靜下來,讓人發現自己和其與萬物之關係,並帶人返回契約之中。靜默的進深就是「獨處」的操練,「獨處」讓我們脫離日常的俗務、依靠和角色,脫離這些給自己的定義和價值,並真正地面對自我。在此,個人的獨處與群體的建立是既弔詭,又並存的。在獨處的過程中,只要我們不急於從獨處中出現的焦慮、遷怒、厭惡、悔恨……中逃離,不為逃脫而投射黑暗到他人或事情上,並忍耐地迎進「愛」,最終,我們便可經驗到「孤獨的操練具有釋放、治療的效力」2,並領我們有力地以愛返回群體的互動中。

今日,人從電子媒體及虛擬世界中已經失去自我,甚至已從真實的群體中抽離了,人若要回歸真實的相交原來並不是要投入「熱鬧的派對」,而是要回歸「獨處的操練」。近日調查指出香港人是全球過勞指數最高,然而是全球快樂指數倒數第二的地方,相信巴氏對獨處及開放空間的教導正是港人的解藥。

總結:

就如神學家約翰所說,我們要小心防備自我膨脹,因為我們身處的是一個「自戀主義」的年代。「自戀主義」(Narcissism) 的字義乃源自希臘神話。Narcissism音譯為「納西斯」,所指的就是希臘神話中的一位翩翩美少年,他因為愛上自己在池子中反照的倒影而涉入水中,最後溺斃而死,所以納西斯主義就用作形容那些對自己產生過度戀慕和傾慕的人,故亦稱為「自戀主義」3。 疫情把我們從群體中抽離出來,把我們推向更自我的邊緣,所以,我們更要在靈裏省察,檢視自己有否像「納西斯」一樣已經位於危險的水池邊,面臨被淹的危機。但願主親自保守我們,在疫情中仍保持如鹿切慕溪水的心。在暫停群體聚會之時,讓我們仍能在獨處中與神相遇,讓我們不再「自我放大」,而是「尊主為大」,阿們。


1帕克.巴默爾 (Parker J. Palmer),《未來在等待的教育:從創造生命的空間開始》,宋偉航譯,台灣:校園書房,2015,18。

2同文,170-173。

3斯托得.約翰(John Scott),《世界在等待的門徒》,黃淑惠譯,台北:校園書房出版社,20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