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門徒訓練如何成為教會生生不息的活力泉源?

2022-09-09 / 鄭毓華老師 播道神學院-基督教教育科

認識你訓練的對象: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要辦好青少年人的門徒訓練,我們必須認識當代青少年人的特色。當代的青少年被稱為「Z 世代 - Gen Z」, 是指 1997~2012 年出生的族群,現在年齡介乎10-25歲之間的少年人至職青群。他們活在資訊爆炸及圖像快速傳遞的年代,他們的吸收力和應變力特別強,但就較難忍耐冗長而沉悶的學習模式,所以,假設教會像以前一樣辦一些五日四夜的夏令會,一天聽三場講道,你可想而知那個結局會是怎樣。現代的青少年「(手)機不離手」,每個都有自己活躍的社群網絡。根據2020年的統計,在疫情的影響下,受訪青年每日平均使用手提電話的時間長達8.5小時,他們最常使用的社交媒體為Instagram,逾六成半最常「觀看其他人做甚麼」。所以,這個年代的青少年人不是拒絕與人溝通,而是他們與人溝通的模式改變了。他們仍然渴望了解別人,也渴望別人可以明白他。然而,手機成癮成為他們面對面地敞開自己的社交障礙,他們的生活形態正塑造着一個不一樣的世代,究竟教會可以營造一個實體相交的平台給他們打開一扇安心呼吸的窗戶嗎?

十多年前,筆者從神學院畢業並回到母會擔任青少年牧者,並跟隨教會傳統舉辦一年一度的暑期青少年英文補習班,藉此向招攬的新生傳福音。然而苦思成效,留在教會成長的新人不多,而暑期回來協助的青少年信徒除了穩定地「打卡」事奉之外,他們的靈命何有成長過?

經過多翻掙扎,筆者和幾位有心發展青少年事工的同工開始重整教會青少年門徒訓練的模式。我們經歷了以下幾方面的轉型:

  1. 牧養方法的轉移:

由傳統的「單向式教導」(One-way Teaching) 轉移到可以引發青少年人感知的「經驗式學習」(Experiential Learning)。我們會帶青少年「走出教會」,讓他們從不同的生活經驗中體會信仰的真實,並進行信仰反思。例如今年暑假,我們帶領青少年人參觀中環堅道的「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讓他們發現天主教堂與自己堂會在設計、陳設和佈局上的不同。其中,挑戰他們:「為甚麼我們教會的禮堂中不安排一個「告解室」,讓牧師坐進去當值呢?」豈料,這道問題引發了一位中二的「信二代」運用了他內藏多年豐富的聖經知識來回答說:「因為我們可以直接向神禱告。」我再問:「聖經那裏有提過我們可以直接跟神禱告呢?」他回答說:「因為耶穌死的時候,聖殿的幔子從上而下裂為兩半,主耶穌為我們打開了直接禱告的路。」你看,我們信二代的爆發力是何等的大。(註:平時他在團契甚為沉默) 今日,教會如果不能幫助青少年將「信仰知識」轉化為「信仰經歷和生活體驗」,那麼信仰就只會成為宗教歷史的描述,而失去了當中的靈魂。

  1. 牧養模式的轉移

由「以事工為本的牧養」(project-based ministry)轉移為「以生命為本的牧養」(life-based ministry)。就筆寫的教會而言,暑期會有不同的事工,但事工過後,參與者的靈命並沒有明顯的成長。我們必須由追求參與者數字上的增長,轉移到着重青少年生命的更新和轉化,這是由「重量」變為「重質」的改變。例如,對於準備踏入大專階段的青少年,我們會跟他們進行生命重整的「成長營」,讓他們可以分享在原生家庭成長的故事,即使他們只是十七八歲,但他們每一個的故事當時有血有淚,每一個生命都需認識及體驗基督的愛和臨在,信一代在人生的跌跌碰碰中,需要經歷到罪的得赦,經驗與神和好和得着真自由的寶貴。

  1. 生命成長模式的轉移

過往,我們只着重青少年人「由外到內的轉變」(from outside to inside),信仰是一道外在力量,教會是推動者。過往,教會着重建立青少年信主後的生命成長,例如教導他們崇拜、讀經、靈修和返團契,但卻忽略了他們信主前生命破碎之處是何等需要神的醫治。教會花了不少時間培訓青少年得着各種事奉的技巧,例如傳福音和敬拜隊培訓,然而,這些技巧訓練不能取代生命的重建。教會着重分享青少年人成功的經驗(PRODUCT),但卻忽略了他們成功之前的失敗經過(PROCESS)。成功的信徒自然可以留下來,但在困難中跌倒及掙扎的人又有沒有被接納呢?教會有沒有平台接受弟兄姐妹分享掙扎和挫敗呢?沒有真實的分享,沒有軟弱的呈現,大家慢慢地就習慣了變成一個雙面人。所以,「成長營」就是要幫助青少年人經歷上帝的拆毀和重建,經歷一個「由內而外的生命轉化」。不止青少年門訓,甚至成年人的門訓也需要重新考量由關注人的「做事」(doing)轉移為關注人的「本質」(being)。

  1. 教會事工模式的轉移:

由90年代末開始,香港教會開始盛行「分齡牧養」(age-segmented ministry)的事工模式,於是,兒童、青少年、成人和長者各有他們專屬的崇拜和事工。當「分齡牧養」由一個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變成教會架構和發展的定例時,我們就忽略教會內和年齡群的互動和家庭的力量。近年,有更多教會開始探討「融合牧養」(互聯代:inter-generation ministry),讓教會不同的年齡層有機會彼此相交、彼此造就。正如青少年群體不可以分割和抽離於整個教會群體,同樣,整個教會群體也不可以分割和抽離於身處的社區,甚至整個世界。所以我們開始帶領青少年人建立團隊,實踐基督的使命,在教會內服侍年幼的AWANA和探訪年長的。我們又走到社區,參與「平等分享行動」和「惜食堂的飯盒製作」。疫情之前,我們更走出香港,到緬甸和柬埔寨短宣,觀看上帝在異文化國家中的作為。這正是一個「跨代、跨區、跨海外」的群體關懷,讓青少年人可以活出所信。

願上帝使用教會成為一個真實的平台,讓青少年人可以體現上主的豐盛。